出售用户简历牟利200万,18岁的58同城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DATE: 2023-12-01 04:20:29

原标题:出售用户简历牟利200万,出售城终成自18岁的用户于活厌的样58同城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200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简历己讨姚劲波不幸遭遇了黑中介 。这让它萌生了一个想法:“创立一个平台 ,牟利让黑中介无路可走”。出售城终成自抱持着这样的用户于活厌的样初心 ,姚劲波于2005年创立了58同城,简历己讨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牟利先驱之一 。

8月9日,出售城终成自一则新闻让沉寂许久的用户于活厌的样58同城再次登上风口浪尖 :据网易财经报道 ,58同城假借招聘之名 ,简历己讨收集大量毕业生的牟利个人信息,并以30-2000元不等的出售城终成自高价将其出售给各类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利用这些简历联系毕业生 ,用户于活厌的样以提供就业指导 、简历己讨职业计划等为幌子 ,向他们推销各种培训课程 ,并从中获取利润。

据悉,58同城还从这些培训机构收取返佣,一年多牟利超过200万元,近20家企业向其合作采购简历。

颇为讽刺的是 ,就在几个小时之前,58同城还公布数据,宣布今年上半年58同城已经封禁违规招聘者账号超378万个,拦截风险登录次数超4950万次,删除高位招聘帖超2077万个 ,预警招聘易受骗求职者271万名。

从打击黑中介 ,发展成黑中介据点 ,再到自己成为黑中介 ,18岁的58同城终于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

展开全文

负面缠身的神奇网站

事实上 ,近年来58同城这个“神奇的网站”已经负面缠身  ,几乎每年都要因而类似的新闻受到大众关注。

例如,招聘始终是58同城的重灾区 ,甚至被称为“诈骗犯集中地”,相关黑中介的案例层出不穷 。骗子相关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高薪吸引求职者、要求求职者付费体检、培训、交押金 、服装费等等。

我自己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上当受骗  ,被高薪吸引面试之后被告知需要到特定培训机构缴纳高额学费接受培训 。要是求职者自己没有钱,培训机构还会诱骗申请网贷来付费 ,可谓是“年轻人的第一笔网贷”,这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学费着实不低。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甚至不是58同城第一次因而“出售简历数据”登上新闻 。

早在2017年 ,就有媒体发现,有淘宝电商出售“58同城简历数据” ,一位店主告诉记者 :“一次购买2万份以上,3毛一条;10万以上,2毛一条 。要多少有多少 ,全国同步实时更新 。”还有店铺直接用几百元的价钱出售爬虫软件,这样一来买家可以自己采集58同城数据 ,店主表示 :“这个软件已经烂大街了”。

而此前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柬埔寨“血奴”事件同样有58同城牵涉其中 ,之后在58同城遭遇骗局深陷诈骗 、传销、卖淫 、运毒团伙的事例被大规模报道 。

以身试法,这次难找借口

要是此前的“简历销售” 、“招聘黑中介”还可以“数据泄漏”、“违规账号”来搪塞,那么这次网易财经曝光的却是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与销售毕业生简历,属于平台自己知法犯法了 。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促进信息数据合理利用。

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则,并对非法收集 、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设定了严厉的法律责任。该法的出台,为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主管机关的职权范围提供了全面的 、体系化的法律依据,与《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民法典》和《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共同构建起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堤坝。

58集团倒卖毕业生简历的行为 ,不仅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也违背了58集团作为一个招聘平台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规定 ,个人信息处理应当遵循合法 、正当 、必要的原则,不得超过实现明确、具体、合法目的的范围。

第十三条规定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在收集个人信息前明确告知并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第二十二条规定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毁损、丢失。第四十三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一切形式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第六十四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 ,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以一千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许可证或者业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

曾经的互联网先驱,何以沦落至此?

58同城的发展,可以说与姚劲波当初“天下无骗”的初心渐行渐远,反而转变为了人尽皆知的“骗子窝”。

人心向背 ,决定了平台的高度。

用户的仓皇出逃,加之在招聘 、房地产、二手等等垂直领域的强大对手先后出现 ,58同城这一中国互联网先驱就此掉队 。

2020年9月,58同城从纳斯达克退市。在私有化之前的最后一份财报显示 ,58同城报告期内营收25.6亿,亏损5580万元。2022年初,58同城拆分出来的快狗打车招股书显示,不到四年的时间里 ,快狗打车累计亏损超过23亿元 。

就在上个月底  ,58同城CEO姚劲波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坦诚了现状与公司目标之间的差距 ,并表达了改革的决心 ,提出六点要求 ,包括告别大锅饭 、做好果冻准备、决定人员去留、收缩业务、砍掉年内无法盈利的业务等等,展现出了危机面前的紧迫感 。

此前聚集了大量骗子平台还可以用“避风港”法则来给自己开脱,但是运营和经营问题也很难成为自己知法犯法售卖用户简历数据的借口了  。最终 ,58同城还是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